乡村振兴是国家的重大战略,也是农民的共同愿望。为实现乡村振兴,农村不仅要发展特色产业,还要壮大集体经济,增强农民的主体地位和获得感。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一种新的“鸡”遇正在吸引慢慢的变多的农民参与,那就是林下养殖走地鸡。
林下养殖走地鸡是指在林地或果园等林下空间放养鸡,利用林下的草籽、昆虫、稻谷等作为饲料,让鸡自由活动、自然生长。这种养殖方式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品质,同时还能促进林业生态和农业效益的双提升。
据报道1,在邵阳市北塔区田江街道谷洲村的红美人柑橘园里,成群的土鸡正在林间悠闲散步。该村以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为重点,充分的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开辟了生态养殖新模式,壮大集体经济,增强产业“造血”功能,为全方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自去年开始,谷洲村响应乡村振兴号召,深挖乡村振兴潜力,结合当地的真实的情况,经村支两委决定,在柑橘园里投放鸡苗300余只。该举措既充分的利用林下空间,又能消灭林间杂草与各种害虫,促进柑橘生长。60亩的柑橘园也为鸡提供了较大的活动场所,使得鸡肉肉质更加嫩滑鲜美、健康营养。去年饲养的鸡未到出栏时间,便被预订一空。今年预计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
谷洲村并不是个例。在全国各地,慢慢的变多的农民开始尝试林下养殖走地鸡这种新“鸡”遇。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2,当地政府引导和支持农民在山区开展林下养殖走地鸡产业。目前已有近万户农户去参加了,形成了一条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绿色产业链。在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3,“医圣谷”中草药种植基地利用中草药林下空间放养土鸡,并将其打造成为集科研、教育、旅游、养生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在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金凤凰”茶叶公司将茶园与养鸡相结合,形成了茶叶与鸡肉的双收益,同时还提升了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林下养殖走地鸡为农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农民带来了新的增收渠道。但是,这种养殖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品种选择、疫病防控、市场销售等。未解决这样一些问题,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和农民一起努力,加强技术培养和训练、标准制定、质量监管、品牌打造等方面的工作,提高林下养殖走地鸡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让这种新“鸡”遇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