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产品
农业专家“化身”驻村:“科”字当先富了百姓美了村庄
发布时间:2025-01-06 06:15:32
  来源:米6官网下载m6|  
阅读量:1036
        

  曹广平来到聊城阳谷县安乐镇孟洼村驻村快一年了,近日,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在年底前,把孟洼芹菜送进济南的银座超市。“这么好的芹菜,得卖出个好价钱!”他说。

  多年科研的积累和所在单位的支持,给了曹广平底气:他要帮村民种出有品质、有科技含量的芹菜。

  曹广平(右一)邀请山东省农科院植保专家郑礼研究员(右二)来孟洼村指导芹菜绿色防控技术。

  “绝对生态、绿色、零药残,我们用镇名和村名联名注册了商标‘安乐孟洼’,生产的全部过程全程不用化学农药、不用化肥,全程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就为了能让好产品优质优价,帮助老百姓增产增收。”曹广平拍着胸脯说。

  曹广平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研究员,今年1月,作为阳谷县第六轮省派到孟洼村驻村。与他同样“有底气”做好乡村工作的,还有四位同院来的“战友”,他们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的朱荣生、湿地农业与生态研究所的朱文银、家禽研究所的于志君和果树研究所的王恒,分别被派驻到了安乐镇的于营村、后屯村、薛寨新村和袁庄新村担任。

  朱荣生(左四)到村后,积极联系派出单位畜牧兽医所与于营村“双联共建”,助力乡村振兴。

  “种植、养殖,旱地、水田,植保、加工,我们都能提供技术帮扶。我们本身就是干农业的,驻村工作有优势。我们背后还有整个农科院的强大科技力量支撑,所以我们就想通过实干,可以帮助村里有新的发展。”作为省农科院派驻到阳谷县安乐镇“五人小队”的队长,朱荣生对于这次驻村帮扶充满了“抱负”和情怀。

  今年6月7日,麦收时节,骄阳似火,朱荣生正在安乐镇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帮助于营村抢收、晾晒麦子。

  下午4点多,西北方向有黑云涌起,朱荣生看着天像要下雨,便急忙开车带于营村支书武目林去购买塑料布。刚买上布,天气突变,一时间,狂风大作。

  “我的心一下揪紧了,老支书武目林也紧张得不行,那可是近40万斤小麦啊,一旦淋雨,后果不堪设想。”朱荣生讲起半年前的事,似乎还有点激动。

  装好塑料布后,朱荣生开车狂按喇叭一路疾驰,武目林则在车上打电话紧急“摇人”。到达贮存点后,雨点慢慢的开始落下来了。紧急扯开塑料布后,问题又来了,风太大,塑料布怎么也压不住。现装土袋子压,又太慢。

  “去拉化肥,用化肥袋子压!”一位村民出主意。化肥袋子拉来后,朱荣生和其他村民一样,手抱肩扛,在十几人的努力下,终于将塑料布压住了,雨也下来了。村支书武目林脸上也露出了松弛的笑容。现场参与的人,雨水和汗水混在一块,身上都弄得泥乎乎的。

  第二天,不少村民就知道了朱荣生帮忙紧急盖麦子的事情。“朱书记很可以,省里来的不是花架子”在村里很快传开了。

  “通过一件小事,村民们就能看出你该不会是在这扑下身子实干。群众的认可,也让我有了更大动力。”朱荣生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是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

  驻村工作开始后,省派阳谷县和工作队积极组织镇、村干部到外地考察种植、养殖及农产品仓储加工等项目。经过多次论证,他们最终确定依托当地良好的肉鸡产业基础,积极协调,统筹和工作队帮扶资金550万元,总投资2350万元,建设现代化肉鸡养殖场一处。

  2024年4月,安乐镇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孙孟刘现代化鸡场开工建设。10月,项目投入运营。项目总占地面积69.82亩,建设16栋标准化鸡舍,采用4层立体式笼养,年可出栏肉鸡700余万只。11月,第一批成功养殖的100万只肉鸡已出栏。

  “该项目可增加群众就业岗位60个,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3万元,带动辖内脱贫人口、监测帮扶对象稳定增收。项目运营与当地龙头农牧企业合作,收取稳定收益,拥有非常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驻薛寨新村于志君向记者介绍。

  做好肉鸡养殖离不开科技支撑‌。于志君和记者说,孙孟刘鸡场养殖的肉鸡品种正是他派出单位家禽研究所培育的“817肉鸡”,该品种环境适应能力强,是我国肉鸡生产三大品种之一。目前,他正在为该企业协调“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博士工作站”建设事宜,并将根据鸡场需要联系相关专家对项目进行长期技术帮扶,为该项目的顺利运行提供充足的技术保障。

  除兴办养鸡场外,们还帮助村两委盘活资源和资产,通过“三资”清理,清理出学校、坑塘、土地等集体资源,重新进行规范利用,促集体经济增收。孟洼村126亩土地每年实现村集体收入11万元;20余亩废弃坑塘建成渔光互补光伏发电,每年收入8.8万元;村办公室光伏项目,每年增收2.1万元。

  薛寨新村利用坑塘71亩建设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约8.5万元。

  于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集体流转土地1200亩,采取自主经营模式,在省农科院的技术帮扶下,小麦季喜获丰收,除留存3万斤麦种外,出售的收益达到107万元;玉米种植采用了“密植高产调控技术”,也取得了高产,出售的收益达到70余万元。

  袁庄新村所辖自然村刘铺村紧邻新凤祥集团食品加工园区,附近肉食加工零售产业较多,对冷库需求较大。村里就规划建设3000吨低温冷藏库一处,项目建设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建成运营后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30万元左右。

  五位充分发挥省农科院专业优势,结合当地实际需求,先后邀请湿地农业与生态研究所、家禽研究所、畜牧兽医研究所、蔬菜花卉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经济作物研究所、胶东创新中心、作物研究所等单位的领导与专家到阳谷开展技术帮扶60余人次,就水稻种植、莲藕种植、龙虾养殖、畜牧养殖、疫病防控、昆虫养殖、生物防治、中草药种植、小麦玉米单产提升等方面做了技术指导。邀请安乐镇、石佛镇和驻地村支部书记到省农科院果树所就果树种植进行学习交流。

  “今年初,我们院党委把科技支撑阳谷乡村振兴列为重点工作。我们在阳谷县召开了山东省农业农村专家顾问团畜牧兽医分团会议,就阳谷畜牧业发展进行调研并提出意见建议;在阳谷主办了‘助力阳谷农业创新发展会议’,院领导和多位首席专家、岗位专家等出席会议,就阳谷农业创新发展提出了诸多好建议。”朱荣生介绍。

  曹广平结合派出单位优势,在孟洼村芹菜种植升级提质和市场销售上下功夫,邀请省农科院、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家来村调研考察,推动农业农村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施蔬菜与瓜果病虫害绿色防控试验示范”基地和省农科院植保所与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生防站联合建设芹菜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基地建设,落地孟洼村;带领村里芹菜种植大户赴省农科院学习;邀请省专家来村里培训芹菜种植先进的技术和芹菜病虫害绿色防控,加快芹菜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注册“安乐孟洼”芹菜商标,打造生态、绿色芹菜品牌。

  “预计芹菜12月20日左右上市,亩产12000—15000斤,总量约30—50万斤。为给高端芹菜找高端市场,我先后联系了胖东来、银座商超、餐饮协会及政府餐厅,争取卖出好价格,增加农民收入。”曹广平说。

  农村基础设施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是群众生活便利、人居环境舒适的基本前提,群众能否拥有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近一年来,们结合村真实的情况和帮扶资金使用上的要求,实施了坑塘治理、地面硬化、胡同亮化、重点场所建设等工程。

  “后屯村有5个废弃的坑塘,由于缺乏治理,环境普遍较差。尤其是村西南角的大坑,岸边终年杂草丛生,蚊蝇滋生,严重影响到村容村貌和村民的日常生活,村民热切盼望能够对其进行治理。我们对这些废弃坑塘进行了彻底清理和改造,又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开展坑塘综合利用,湿地农业与生态研究所水生蔬菜团队提供莲藕、睡莲等种苗2000棵做试验种植,在坑塘种植水稻也初步获得了成功。”朱文银向记者介绍,通过治理,坑塘变得整洁和漂亮了,老百姓闲暇之余喜欢来转一转,休憩、娱乐,幸福感倍增。

  今年,于营村、孟洼村都新安装了路灯。于营村、薛寨新村还完成了污水管网建设,村里生活垃圾污水乱泼乱倒的现象得以改善。袁庄新村的刘铺新居安装了社区直饮水机,方便群众用水,新增摄像头3处,提升了小区安防水平。

  基础设施水平的逐步提升,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村民对村里的工作越来越支持和关心,凝聚力也慢慢变得强。

  老龄化是广大农村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老年人用餐既是村民关心的“关键小事”,也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薛寨、孟洼两个村率先启动了“幸福食堂”建设,将解决老年人用餐作为一项民生重点工程,积极探索推进老年幸福食堂建设,用“一餐热饭”为老年人提供暖心服务。目前,孟洼村“幸福食堂”已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薛寨新村的设施建设也基本完工。

  “村里为这事组织了募捐,村民们都积极捐款支持。省农科院植保所的领导还专门为老年食堂送来米面油等物资。为保障资金安全,村里成立了食堂监督委员会,专门负责监管资金使用、食堂运行管理、饭菜质量服务等情况,把好事办好、办长久。”孟洼村党支部书记孟宪瑞介绍。

  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群服务中心是基层党建的“物化”依托,也是服务党员群众的主要阵地,对于新时代全面巩固基层党建、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引领促进基层治理具有巨大作用。

  朱荣生介绍,省派驻村工作以来,不等不靠,与镇村两级干部同向发力,多渠道筹措资金,推动党建阵地改造提升。目前,于营村投资70万元新建36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已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孟洼村、薛寨村、后屯村总计投资80余万元,对废弃的村小学进行了装修改建,总建筑面积800余平方米。设置了“一站式”服务大厅、文化活动中心、党群会议室、图书室、调解室等,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解决了党员群众普遍反映的活动场所缺乏、村办公场所破旧狭小问题。

  同时,们还积极努力配合安乐镇党委抓好基层党建各项工作任务,指导村党支部规范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组织党员加强理论学习,与党员谈心谈话;在镇党委政府领导支持下,开展村后备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育工作,发展预备党员。

  “这些农业科学技术人员真是务实,把他们的科研工作和生产实践相结合,不仅对这五个村,对我们整个镇的发展都帮助很大。省农科院带来的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对我们整个镇的农业产业带来很大提升。他们还把村里老百姓‘唠叨’的大事小情都想着,服务群众上也是非常用心。真是由衷佩服和感谢他们。”阳谷县安乐镇党委副书记曹广辉和记者说。

咨询电话
15346395333
公司地址:驻马店市西平县产业聚集区
邮箱:hnsynm@aliyun.com
在线商城: 米6官网下载m6 淘宝店铺: 米6官网下载m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