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美国历史上最神秘的女科学家,她是“华人之光”杨振宇的同门师姐,更是著名的核武器专家,曾参与过美国第一颗的研制工作,是“曼哈顿计划”中唯一一位女性科学家。
可令人没想到的是,在她人生最巅峰的时候却毅然决然放弃了所有成就和优渥的生活,转头来到中国开启了60载的放牛生活。
她更是一度被美国认为将核心资料泄露给中国,背负着叛徒的骂名。究竟是什么让她放弃科学家的身份?又为什么甘愿只身前往中国继过养牛生活呢?
1921年,琼·辛顿出生于美国的芝加哥的一个高阶家庭,爷爷是有名的收藏家,奶奶是著名小说家,妈妈在教育界拥有一定地位。毫不夸张的说,她一出生就已经站到了别人可能一辈子都达不到的高度。
琼·辛顿的中文名字叫做寒春,这一个名字是她自己取的,因为她一直相信在寒冷过后,一定会是温暖的春天。
可能是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寒春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一个对人类社会有用,能够造福人类的人。
在同龄人都在肆意玩耍的时候,寒春永远都在认真学习,因为她知道要朝着她的理想前进,就必须增强自我实力,丰富自我储备。
不出所料,寒春继承了家族的优秀基因,从小她就十分聪明伶俐,在校期间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尤其是在物理方面,她有着极高的天赋。
后来在大学期间,因为对于物理的喜爱,她选择了难度最大的核物理学。大学毕业后,她在导师费米的实验室担任助手,成为杨振宁的师姐。
不少人都因为她的选择劝告过她,他们都以为女生学习物理这种高难度学科十分吃力,早一点放弃是最好的选择。
面对突如其来的质疑,寒春却不这么认为,丝毫不受影响,她依旧刻苦努力学习,最终凭借出色的成绩和超强的能力被选入参与了美国研究核武器
她用自己的实力向那些对女性带有偏见的世人证明,科学研究无关性别。在核武器的研究中,寒春多次为小组提供了强有力的解决思路,为进一步研究出做出了巨大贡献。
经过多年来成员小组的不懈努力,终于在1945年,美国的第一颗成功爆发。这无疑是美国军事历史上一巨大进步,要知道当时全世界上基本上没有国家研制出成功的。
而身为研究小组的核心成员寒春,在成功爆炸后,彻底成为了美国物理科学上的领军人物,无数的奖项荣誉接踵而至,一时间她的名字被美国人广为流传。
而她也被誉为美国近现代最具实力的女科学家,她的传奇事迹更是被多家媒体争先恐后地报道。
可正是在寒春拥有无数荣誉的时候,她却突然开始质疑自己,自己一直坚定不疑地选择研究的这条道路是否正确?
在1945年,美国第一颗研制成功,美国第一时间向日本发射了两颗。结果就是成功爆炸,造成了15万日本人的死亡,而其中侥幸活下来的日本人,却一直都受到核辐射带来的影响和伤害,导致余生都在伤病、痛苦中度过。
成功爆炸的消息让寒春所在的研究小组成员都兴奋不已,他们看到了自己多年以来的心血终于得以实现。
甚至整个美国都陷入了高兴的浪潮中,因为作为第一个研究成功爆炸的国家,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它在世界上的国际地位又上一阶梯,无人可撼动。
在一片高兴祥和之外,寒春却丝毫都高兴不起来。她看见自己多年的研究心血公布于世,并没有为人类社会带来利益,反而却造成了许多无辜生命的陨落,成为战争的工具,这并不是她所想看到的,寒春顿时陷入了巨大了悲痛之中。
寒春觉得,这样的结果与她最初坚持的理想所背道而驰。她认为科学研究是为了造福人类,而并不是为了挑起战争,变了味道的科学研究也就失去了坚持到底的意义。
因此,寒春在自己事业最巅峰的时候,毅然决然地退出了核物理研究小组。这个举动遭到了许多人的不解,更不可思议的是家人的反对,他们都觉得寒春简直就是在胡闹。
如果她继续坚持自己的专业,凭借她出色的能力和极高的天赋,她迟早有一天能轻松的获得诺贝尔奖,成为最年轻的女性科学家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这将是无上的荣耀。
可寒春十分坚持自己的决定,丝毫没有动摇。因为和自己最初的理想和抱负比起来,至高无上的荣耀和光环显得无足轻重,她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和最初的信仰不会背道而驰。
在她放弃继续从事核物理的研究的期间,寒春其实感到十分的痛苦和迷茫,毕竟一直以来都从事物理研究,投入的心血和汗水更是数不胜数,而核物理也早已渗入到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中。
突然放弃自己一直从事的专业,她却不清楚自己应该干嘛。恰逢此时,她收到了一封来自远在中国哥哥的来信,信中希望寒春能够来到中国看一看,感受一下中国独特的魅力。
面对哥哥对中国的夸赞,让寒春对这个素未谋面的国家充满了好奇。于是,她做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她要只身前往中国,亲自去感受一下哥哥在信中对它的盛赞是否真实。
而寒春不知道的是,她的这个决定将彻底的改变她接下来的人生轨迹。1948年,寒春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中国,她第一个落脚点就是极具中国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延安。
延安的生活十分艰辛,但被中国劳动人民的朴实、纯真所感染,寒春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和幸福。
在这里,她似乎又找到了新的信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建造一个和平、美好的世界。
不久之后,寒春就和自己的男友一起走进婚姻的殿堂,即便没有婚纱、礼堂和隆重的仪式,她依然感觉自己十分幸福。
婚后夫妻二人开始了最基本的劳作生活,虽然生活十分艰苦,但寒春却从未抱怨过。她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从原来的科学家变成了如今围着牛羊的饲养员,但这种转变从未让她感到后悔。
相反,她十分满意现如今的生活形式。改善各地区的牛羊品种,增加产奶量,让中国的每一位孩子都能喝上最鲜美的牛奶,这成了寒春坚持的理想和意义。
她和她的丈夫跑遍了各大农场,认真观察研究,最终让他们养的牛羊的产奶量增长了不止一倍,这对那时才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四处奔波的饲养生活十分艰辛,基本没人能够坚持下来,可寒春夫妻二人做到了。他们在饲养牛羊的事情上做的非常地好,让中国的年产奶量直线上升,实现了更多中国孩子能够喝上牛奶的美好愿望。
在中国的这些年,寒春不仅仅一次被家人劝说回到美国,可她的全部拒绝了。她打算一直继续生活在中国,因为在这片土地上,她真正感受到了生命的蓬勃向上的生机,她愿意将自己余生的汗水都挥洒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
其实寒春留在中国遭受了巨大的非议,她刚刚来到中国时,作为研究的核心成员之一,美国那边一直认为她这个举动完全有向中国泄露机密的嫌疑。
她突然成了美国人口中的叛徒,背叛自己的国家。可事实上,寒春什么都没有做,而中国人也根本就不了解这一个一直勤恳养牛羊的人是曾经研究的核心人员。
寒春在面对这些非议的时候,丝毫不受任何影响,她依旧专心地照顾养殖场的牛,做好自己分内的事,继续投身到养牛事业中去。
在她留在中国的这些年里,寒春一直都深深扎根在养殖场中,为中国的养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她无私的行为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尊重与敬佩,无关她的血统,只是因为那颗一直发光发亮的炽热的心。
2010年,寒春永远地离开了这样一个世界,享年89岁。而她的整个后半生几乎都是在中国度过的,其中又花费了尽60年时间在养殖事业上,毫不夸张的说,她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奉献了整个青春。
在寒春身上我们正真看到了独属于女性的坚韧和不屈的优秀人格魅力,不畏世俗名利,坚持初心,坚守信仰,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
哪怕自己并非流淌着中国的鲜血,她却拥有一颗炽热的中国心,摒弃一切非议和困难,勇敢地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进,为实现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望。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